渡邊:林小姐是接受了父親的出資在經營出版社(全力出版),並且親自在第一線上推動創作的人吧。具備著商業知識的背景,卻在從事創意內容的製作活動。我之所以會認為林小姐目前的定位非常有趣,是因為從你所站的位置,可以將事情從經濟與文化兩方面都看得透徹。
 林:喔,是嗎?是這樣啊,我自己都沒發現哪(苦笑)
渡邊:我認為要去理解「御宅族(OTAKU)」的本質,像你這樣面對經濟與文化這兩者的觀察姿勢,是非常重要的。因為「御宅族」這個詞彙,現在已經不僅是個文化用語,也早就是個經濟用語。
聽你的敘述,台灣媒體與大眾在面對「御宅族」時,或許是比較著眼於在經濟方面影響的這個側面吧?比較想把它視為「御宅族經濟」——來討論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之中,金錢是如何被使用?什麼樣的商品,又是以什麼樣的價值在其中流通?聽起來,好像是用這樣的觀察角度在看事情呢。
 林:渡邊先生真是一針見血……的確在台灣社會之中,不管是政府還是業界,包括學界在內,投向動畫或漫畫這種內容產業的視線,幾乎都是集中在它的經濟效果之上。
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人總是非常熱心去計算所謂「宅」的市場規模有多大,但對於為何在日本能夠造成那樣的市場規模,或是日本究竟是如何去維持那規模的方法,卻總是只會基於一些誤解,在那裡自行推測或想像。比如說一提到日本的動畫、漫畫產業如此發展的成因,就老是聽到相關人士將「因為日本有很多動畫與漫畫的專門學校,致力於相關人才養成教育」、「因為日本政府都有補助獎勵他們的漫畫產業」等錯誤的妄想掛在嘴上。尤其是當麻生太郎當上總理之後,這種糟糕的誤解甚至還變得更加嚴重了。


雖然與內文毫無關係,
但還請欣賞一段以麻生太郎為主題,戲仿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預告片
能做到如此是需要相當技術的。
插入外山恆一聲音的段落實在令人驚嘆…

根據那些缺乏確實考察得到的結論去制訂的政策,其實是怎麼奮力花錢推行都不會得到真正的成效,只不過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而已。然而,最近由於台灣政府認為「創意內容是低成本高獲利的產業」,所以還將內容產業當作是重點推行產業,打算投入更多資源。但怎麼看,都只覺得是在空中畫大餅,讓人覺得悲哀。
現在大家雖然「 宅經濟」 呀「御宅經濟」的講得很起勁,但所注視的,還是外部可視的金錢與物品流向……當然,我認為那也是非常重要的,但因為沒有看到在其中更重要的核心,搞了半天抓不到重點,最後只能虛耗胡鬧一場。讓一個難得已經看到模糊輪廓的新概念,就這樣僅僅停留在單純的流行用語,被一再濫用之後迅速地消費掉,我認為是很可惜的。
渡邊:說到「御宅族」這個詞彙,若是無法先把握它原本是個奇特的文化現象,其實就沒有辦法進行正確的分析。
 林:的確如此。對了,還請渡邊先生就你的記憶,稍微講述一下在日本「御宅族」這個字誕生時的時代背景吧?
渡邊:原先「御宅族」這個詞彙在日本,是因為80年代在次文化系雜誌媒體界嶄露頭角的大塚英志和中森明夫等人,在當時的新銳年輕評論家開始使用這個詞,才正式浮上了大眾媒體的台面。但是,在他們用在文章裡的數年之前,就已經是在動畫或漫畫的愛好者之間,很自然地被使用的詞彙了。
在此,我想一個嚴重的誤解作些澄清。「御宅」並不是因為用於指稱「不出門窩在自『宅』裡專注享受興趣嗜好的人」而形成的詞彙,有很多人都弄錯了。
 林:不只是在台灣,就算在日本,至今還是有很多人這樣認為呢。
渡邊:也因為這樣的誤解,所以才會與心理治療用語的「ひきこもり(HIKIKOMORI/隱蔽青年)」產生混淆。追究「御宅」這個詞彙的語源,並不是「自宅」的意思,而是來自「第二人稱」。所謂的「御宅族」,是指那些不以「あなた(ANATA)」或「君(KIMI)」來稱呼別人,而叫對方「おたく(OTAKU)」的人。
像在動畫欣賞會、同人漫畫雜誌的販售會,或是特攝電影愛好者聚會那樣的場合裡,人們會遇到縱使是第一次見面,也能確知彼此是跟自己是擁有同樣興趣嗜好的對象。基於這樣微妙的距離感,或說是不可思議的親近感,使得他們不用日文中的慣用第二人稱「あなた(ANATA)」或「君(KIMI)」來互相稱呼,而用略帶點親近又有一點距離的「おたく(OTAKU)」來稱呼彼此。那樣的狀況在當時,從站在他們外側的人們看來,是十分特異的行為,覺得會用「おたく(OTAKU)」來互稱的這些人,是一群奇怪而沒有禮貌的傢伙。但是到了網路普及的現在,這種好像很熟稔卻其實沒有見過面的感覺,就算是一般人,也應該能體會了吧。
 林:是,我非常能瞭解。
渡邊:在過去,「御宅族」或許被視為是一群「欠缺基本溝通能力的傢伙們」也說不定,但我認為其實在那之中,才是有著新型態的溝通方式。在互稱「おたく(OTAKU)」的人之間,存在著一種同是去深入探索非常非常冷門又狹小世界時的共鳴,這也形成他們對於彼此的認同感。
 林:那或許跟渡邊先生也曾在著作《超宅勸進論》裡所提到的,某種日本自古以來就存在於職人世界裡的堅持很類似吧。
渡邊:是的。我認為那是日本所謂御宅文化之所以能蓬勃發展……或比較具體的說,是日本在漫畫、動畫與電玩之類,製作上常是要向內追求精良品質的內容產業方面,之所以能夠有如此的發展,在背後其實是有著日本自古以來,某種對於「製造」的獨特價值觀在予以支撐的。
日本這個國家,原本在江戶時代施行鎖國政策,斷絕一切與外國的往來,使得整個國家本身就像是個「隱蔽青年」。但也就是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之中,成就了獨特的文化——不是為了賺錢或獲得一般世間的評價,而是單純為了自己個人的興趣、志向與自尊,賭上自己的一生去發掘、投入在從一般人看來是非常冷門或嗜好性的事物之中。而我認為,就是因為當時日本人的這種思考與行動,使得原本只是消耗品的茶杯或碗盤會有著藝術品的品質,原本只是用於看完就丟以供洩慾的春畫,卻有著匹敵美術名畫的水準。因為在「江戶時代的日本」這個封閉環境裡,所以才形成的這種對於細微部分——以大量生產為目的的世界裡往往會被忽視的細微部分——卻有異常堅持的職人思維,也促進之後日本各式製品水準的提升。
但那並不是基於生產性或商業性去刻意規劃的進步,而是以嗜好性的美學為主軸,才得以發展進而成就的品質。我認為「御宅族」的原點,便是立足在如此思維之上的。
所以「御宅」這樣的存在,若是只有從資本主義式經濟的文脈來觀察,是沒有辦法去談論出什麼結果來的。必須從文化面的文脈去著手,才有可能去解讀。
在日本啊,前不久也曾有一陣子很熱中於談論「御宅經濟」的「萌經濟」之類的概念,當時也有不少專家想要去分析「御宅經濟」或「萌經濟」的市場。也曾經有像什麼某某總研啊某某分析師等,來我這裡詢問我的意見。可是從我的角度來看,總覺得在他們眼中的動畫或漫畫客層,似乎只是一群「在莫名其妙的東西上猛砸錢的奇特人們」而已……不,講得更明白點,我只感覺到那些不看動畫也不玩電動,每天穿著西裝上班的上班族菁英,對於「御宅族」這個族群的輕蔑……嗯,或許沒那麼嚴重,但感覺到他們會這麼積極,似乎只是因為看到一群新的有錢傻瓜,所以很熱心想從這些凱子身上弄到錢而已。這給我帶來相當大的打擊(苦笑)
オタク市場の研究
オタク市場の研究
posted with amazlet at 09.05.12
野村総合研究所オタク市場予測チーム
東洋経済新報社

感謝tosh在噗浪告知某某總研的書有出中文版XD

瞄準御宅族
瞄準御宅族
野村總合研究所
御宅族市場預測小組
 林:結果不管哪個國家都差不多哪……
渡邊:我想在此強烈主張的是,不只是製作者,而是在付錢的那一方,也就是消費者也具備創作性這點,才是「御宅經濟」它真正有趣之處。
我之所以會提出「ひらきこもり(HIRAKIKOMORI/超宅主義)」這個基於「ひきこもり(HIKIKOMORI/隱蔽青年)」而衍生,卻又具備「おたく(OTAKU/御宅)」背景的造詞,是因為我想藉由這個詞,去將「隱蔽青年」與「御宅」這兩個詞彙間的曖昧關係,分別從經濟與文化,以及從社會經濟活動與個人創作活動——這樣的兩對「兩面」去解讀,進而使其更加明確化。所以,我才會非常期待像林小姐這樣是個生意人也是個創作人,並同時能夠從兩方的觀點去觀察事物的人。
【待續】
次回「進化中的個人,變化中的社會
預定將在2009年5月14日更新
歡迎你的引用或提及本篇文章,引用時還請連結這個部落格。
你也可以利用下面的代碼,以Comibook形式轉載整篇文章,
但是請儘量不要用剪貼文章的方式直接轉貼全文。
如果是在論壇或BBS,我們建議你直接貼上連結至本文的網址。

請先閱讀「關於迴響的注意事項」之後,再與我們分享你的迴響。
期待你的感想、提問與意見。第2回專用噗↓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rakiko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