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 林:啊,說到身無分文,我想我們該稍微談一下渡邊先生自己的事情才行。該怎麼說,至今……呃,我們講了多久了啊?一個小時左右?講了一個小時,我們都沒提到渡邊先生究竟是哪來的誰。
渡邊:啊,真是抱歉。
 林:懂日文的人或許用GoogleWikipedia就會跑出來許多資料,不過對於只會中文的讀者來說,一定會覺得現在在這裡講了這麼多話的人究竟是哪位大德(笑)雖然說連載時我會在旁邊加上簡介,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才是。不過我想還是稍微觸及一下比較好,跟主題也有關……據我所知,渡邊先生當年高中畢業之後,就是身無分文離家來到東京,考進大學之後的所有學費,也都是自己打工賺來的。之後,你則在電玩與文藝創作方面,有了一番事業。可以稍微介紹你自己,與現在的工作嗎?
渡邊:要自我介紹的話,我基本上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寫文章,尤其是寫小說。其中有幾冊作品,現在也於台灣跟香港出版。
原本我是在日本電玩的世界裡工作的。1980年代中期,也就是日本電玩產業的萌芽期,從任天堂紅白機造成流行的那時開始,我便已經在從事跟電玩有關的寫作、評論,乃至參與電玩本身的製作工作。
而現在的工作雖然是以小說寫作為主,但我的公司(GTV)也承接各式數位內容的製作業務,所以嘛……大概是像個便利商店的人吧。
 林:在中國的話應該是稱為「多面手」吧,做什麼都很能幹的人。看渡邊先生的《超宅勸進論》時覺得很有趣的是,在問答篇裡有個問你有沒有進入公司工作的經驗,然後你為自己的回答加了個小標「輕鬆快樂賺錢的方式」——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小標對台灣人來說是非常有魅力的!(笑)所以還請你在這裡,詳細談談你過來人的經驗。
渡邊:我是出生於1962年,當我20歲的時候是1982年,而在22、23歲前後,也就是一般人從大學畢業開始投入就職市場時,剛好遇上任天堂紅白機的發售,日本街頭的電玩場也突然開始增加的時期。結果我當時沒去學校上課,也沒有找公司上班,總之就是每天打約15小時的電動。
之後電玩突然爆發性大流行了起來,跟電玩有關的各式媒體也是景氣超好,專門雜誌陸續創刊,而一般雜誌也會有專欄來介紹電玩。可是當時能夠寫出跟電玩有關的好文章……不,當時因為一般大眾還普遍認為「電玩是小孩子的玩意」,所以光是要找超過20歲還真正懂得電玩到底在玩什麼的大人就已經很難——也就只因為這個理由,讓我得到了許多撰稿寫作的機會。


渡邊浩貳先生第一個具名的工作是擔任電影
『GAME KING 高橋名人VS毛利名人 激突!大決戦』(1986)的構成(進行劇本)。
知道的人或許知道的「高橋名人16連打破西瓜」就是渡邊先生寫進去的……
聽說當時因為是標榜「力量的高橋,技巧的毛利」,
所以高橋名人在拍攝現場總是被操得滿身汗。

而且當時我接到的工作,幾乎都是只要好好努力個一天就可以賺上20~30萬日圓(當時在日本大學學歷的新鮮人的月薪加上加班費也才大概有30萬日圓),投資報酬率非常高。我後來拿那些錢去租了公寓房間,把遊戲機台跟大螢幕都放在那裡。那時候也是各廠商陸續發表家用主機的時代,我只是單純想著只要把那些主機買齊,就可以有個自己的電玩場,在家裡也能有個像電玩場一樣的快樂空間。
結果,透過工作所認識的那些在雜誌與電視業界工作的電玩迷,或是電玩遊戲製作公司的人,因為我這的主機夠齊全,所以大家就常常到我這裡來玩電動。還有不少人沒事就蹺班跑來,一邊跟大家東聊西扯一邊玩。
但因為大家都是業界人,很自然的情報就會聚集在我這裡,找我負責的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多。
 林:那時正是電玩泡沫期,實際上也是經濟的泡沫時代。
渡邊:是啊。能這麼順利將這種屬於狂熱者的「喜愛」能源轉換到工作上,我想是因為我非常幸運地遇上了電玩業界的萌芽期之故。
不過,我認為在現今這個時代,在其他的領域之中應該也能夠通用才是。因為從今以後,各式各樣的內容產物,都會漸漸變得是由真心喜愛的人來創作,由真心喜愛的人來宣傳,然後由真心喜愛的人來享受才是。
而且,這樣有心人們的聚會場所,現在也不再需要去租公寓房間了。在網路上開設一個自己的網頁,就已經非常足夠。
 林:在80年代從事專業撰稿人的工作啊……不只是80年代,記得一直到90年代前半,一台傳真機、一台影印機的價格不都是很貴嗎?當高中生的我總算知道影印機的價格時,曾經有好一段時期都在思考我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買得起呢。
渡邊:是很貴啊。我一開始可是分了50期的貸款呢!
 林:只為了買傳真機而已嗎!?
渡邊:不不,有傳真機跟影印機,還有文字處理機,全部加起來分期貸款。然後我把這些道具又放在原本拿來當電玩場的公寓房間裡,總算是「看起來」像個公司了。當時如果不想法子「看起來像個公司」,是沒有辦法接到來自一般企業的工作的。不過現在已經不一樣了,就算是在自己只有三坪大的房間裡,也可以用SOHO的身份,開個網站來接案。
而且現在只要有一台iPhone,就有當年的傳真機、影印機加上文字處理機乘以100倍的效能了。
 林:是啊,iPhone就只差不能列印而已(笑)
渡邊:只需要20年前的數百分之一的成本,就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了。
 林:那渡邊先生當時是以撰稿人的身份,在電玩雜誌……日本有許多電玩雜誌創刊的時候一直寫文章,後來還上了電視嘛……


約17年前渡邊先生在『聖PCハイスクール』(1992)
擔任固定班底的影像(1:00以後)。當時要滿30歲。
不過17年後的現在也還是跟這時長得差不多……
YouTube裡還有更早之前有點像黑歷史的影像……

渡邊:後來不只是撰稿與電視工作,漸漸的連有關電玩遊戲的廣告或攻略錄影帶的製作工作,甚至是遊戲本身的製作,都有人開始找我做。因為也常有程式設計師或導演來我那個私人電玩場裡玩,所以有機會我就會找他們商量,然後看情況接案。那個電玩場,後來就成了我的公司最原始的出發點。
 林:原來如此。不過,現在渡邊先生雖然有自己的公司,但是「從來沒有在其他公司的工作經驗」這件事,對你有什麼影響嗎?
渡邊:寫小說寫久了,很自然地會對於一般公司內部的狀況、人際關係究竟是如何等等,對於一般人來說或許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卻感到非常好奇。不過因為沒經驗,就只能站在組織外面觀望,自己想像……所以,我認為如果想要當個作家,不如就當做是為了學習,進入一般公司稍微上一陣子班,應該會對將來有益。
 林:喔喔,你又把話題往這裡……這樣給你學習不收學費還要付薪水的老闆們會非常困擾呢。不過嘛,我好像也多少能理解。包含渡邊先生的小說作品在內,我個人是覺得似乎都潛藏的某種對於「組織」的敵意……嗯……我也不知道,這該怎麼說呢?
渡邊:啊啊!是啊!那是有的。一種對於老舊組織的敵意。
 林:說是情結嘛……好像也不至於。在渡邊先生的言論裡,似乎存在著某種矛盾的情緒……既有點像敵意,也有點像是憧憬的「什麼」哪。
【待續】
次回「教育會產生的變化
預定將在2009年7月6日更新
歡迎你的引用或提及本篇文章,引用時還請連結這個部落格。
你也可以利用下面的代碼,以Comibook形式轉載整篇文章,
但是請儘量不要用剪貼文章的方式直接轉貼全文。
如果是在論壇或BBS,我們建議你直接貼上連結至本文的網址。

請先閱讀「關於迴響的注意事項」之後,再與我們分享你的迴響。
期待你的感想、提問與意見。本回專用噗↓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rakikom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